打造诗意栖居地,佛山禅城绘就都市田园新画卷

时间:2025-01-12 20:22:40 来源:时讯视界

打造诗意栖居地,打造地佛都市佛山禅城绘就都市田园新画卷_南方+_南方plus

受访者供图

都市田园赋新韵,和美乡村入画来。城绘近日,田园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的新画孔家九曲公园,如同走进了岭南水乡的打造地佛都市唯美诗篇。从公园中心的诗意山禅生产监督塔上眺望,阡陌纵横的栖居田园风光与高楼林立的都市风情相映成趣。

孔家九曲公园是禅城区“季华乡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一张都市农业名片。今年以来,禅城区充分发挥地处主城都市区核心区的地理优势,坚持城乡共融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奋力打造全省城乡高度融合发展典型,为农业的现代化、都市化、精细化探索出一条具有禅城特色的发展路径。

在孔家九曲公园,田园风光与都市风情相映成趣。(图源:禅城区档案馆)

在孔家九曲公园,田园风光与都市风情相映成趣。(图源:禅城区档案馆)

 逐“绿”而行 

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或许是对孔家九曲公园的最佳写照。从禅城市区出发,驱车不到半小时即可到达孔家九曲公园,在此既可以感受广府文化、水乡文化、儒家文化的融合,也可以体验自耕自种、AG超玩会田园垂钓和农事生活的乐趣。

孔家九曲公园是佛山第一批万亩千亩公园试点“禅乡渔歌”农业公园的重要板块。(图源:禅城区农业农村局)

孔家九曲公园是佛山第一批万亩千亩公园试点“禅乡渔歌”农业公园的重要板块。(图源:禅城区农业农村局)

两年前,这里遍布乱搭乱建的窝棚,养殖鱼塘浑浊不堪。如今,这里是佛山第一批万亩千亩公园试点“禅乡渔歌”农业公园的重要,“一方田”种植区、休闲垂钓、鱼菜共生、智能温室大棚等项目初具雏形。禅城区通过实施环境提升、河涌整治等工程,使这一带变成了“绿色田园”,更成为禅城居民的“美丽家园”。

孔家农业公园里开辟了“一方田”区域,认养者可以挑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小菜地,耕作在阡陌间,丰盈心中的田园。(图源:禅城区农业农村局)

孔家农业公园里开辟了“一方田”区域,认养者可以挑选一块专属于自己的小菜地,耕作在阡陌间,丰盈心中的田园。(图源:禅城区农业农村局)

绿色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孔家九曲公园的蝶变是禅城区逐“绿”前行、发展特色都市农业的缩影。以水体和土壤为重点,近年来禅城区持续推动水域长效治理,高度重视农地环境整治与污染防治,提升农业生产环境。

——聚力“碧水”工程。五年来累计投入26亿元,推进约40项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污水管网180公里,实现镇全域截污。坚持“控增量消存量”,重点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整治提升河涌共50公里。因地制宜运用三池两坝、岸基一体化、藻菌一体化等技术开展鱼塘标准化提升,合计提升建设标准化鱼塘3500亩。

——聚力“净土”工程。进行全面优化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4400亩,农田气象焕然一新。拆除田间问题窝棚2500个,统一建设美观、标准的农具房逾600个,农地生产井然有序。

据孔家九曲公园运营主体、佛山禅乡渔歌文旅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小清介绍,目前运营的重点工作仍然围绕土壤修复和水体整治开展,通过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打造可持续、循环型、无污染、无公害的低碳新型园区。

在孔家九曲公园中心的鱼菜共生示范区,数十个箱体串连成排,箱体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韭菜,如绿色的绸带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作为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重要环节,孔家九曲鱼菜共生示范区总面积为66.98亩,其中包含养殖水面40.35亩,采用“内循环-鱼菜共生”的养殖示范模式。

鱼菜共生示范区。(图源:禅城区农业农村局)

鱼菜共生示范区。(图源:禅城区农业农村局)

“采用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不同的农耕技术,能够实现在公园里养鱼不用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钟小清介绍,“鱼菜共生”基地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同时,在补链延链方面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观光体验餐厅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预计建成后将形成集采摘观光、技术推广、农业科普教育、餐饮美食为一体的农旅产业链条。随着人流增多,将同步带动园区体验项目、住宿和农副产品销售,真正把“人流”转变为“客流”。

 三产融合 

以工业化思维发展都市农业

时下,都市农业成为佛山乡村振兴领域的热词之一。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将都市农业写入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动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工业基础雄厚,借助工业化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用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方面颇具优势。作为“城市门面”,禅城区也正以这样的思路发展都市农业。

“看,左手边就是我们1号大棚,我们将推出农业科技展示区、农业文化展示区、农业教育区、农业休闲区,打造成集科普、文化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精品馆。右前方的2号大棚将以高科技品种种植为主,设立院士工作基地,通过智库专家为引进、培育新的品种赋能……”在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两个玻璃大棚前,钟小清逐一介绍规划建设成果。

1号大棚是集科普、文化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精品馆。

1号大棚是集科普、文化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农业精品馆。

从种苗孵化驯化到工业化养殖,从文旅观光到科普研学,以“做产区园区的思路打造公园”,孔家九曲公园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都市休闲场所,而是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吸附力”效应,源源不断地吸引集聚科研技术、金融资本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要素,打造集聚都市农业全产业链经济总部,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

农业公园建设如何为现代都市农业赋能?

在产业布局上,以“农业+N高附加值产业”寻求突破口,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农业+文旅研学”“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供应链”“农业+产业融合”等附加值高、业态多样的产业不断成型,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全产业链。

在平台布局上,线上产业供销服务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该平台将汇集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企业生态,可进行信息展示与交易对接,不仅破解了传统供应链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农产品找到销路,还能实现传统农业产业“产供销”一体化运营。

与此同时,在农业公园周边规划预留超过3000亩的配套建设用地,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新平台只是一个新锚点,服务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更宏观的视角,站在全供应链环节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共生。”钟小清说。

 “蔬”出知识 

屋顶农业进校园促进劳动教育

乡土情结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精神纽带。在繁华都市的中心,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田地,或许正是一种现代性的隐喻。如今,利用天台、屋顶等闲置空间种植果蔬的智能“微农业”,也渐渐成为禅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石湾镇街道番村村的一栋集体物业楼顶,有一处“屋顶菜园”。禅城区农业农村局、禅城区供销联社和番村村委会共同规划了600平米菜地,让居住在这栋楼房里的22户租户认养,认养者包括亲子家庭、退休老人等。每天,这些“都市农夫”亲自施肥、收菜,享受惬意的田园时光。

“自己种菜既新鲜,还实惠。我们全家一周的蔬菜都不用愁了。”今年60岁的谢奶奶认养的小菜园里,芥蓝、萝卜、辣椒、卷心菜长势喜人,生机勃勃。她一边背着孙子哼着歌,一边麻利地拔草、捉虫。粤北农村出身、现在与孩子孙子住在禅城的她,对这些活计并不陌生,如今住在高楼林立的居住区里,她笑称“找到了熟悉的感觉”。

居民在“屋顶菜园”享受惬意的田园时光。

居民在“屋顶菜园”享受惬意的田园时光。

作为全区“都市微农业”首批试点项目之一,番村村的“天台菜园”自2022年推出后,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禅城区供销联社“微农业”板块负责人李护彬介绍,面对城市里耕地资源缺乏、可用空间狭小的现实困境,盘活阳台、屋顶等闲置资源进行农产品小规模种植,有助于突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让城市生活更贴近乡土、亲近自然。

如今,“屋顶农业”还在禅城的校园中悄然萌发。

松土、插苗、填土、记录……近日,在禅城区智城学校的屋顶菜园里,503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化身小农夫,亲手种下油菜花苗,期盼着油菜花田的美丽能在来年绽放。

今年9月,在禅城区智城学校与禅城区供销社联手打造下,位于智城学校教学楼六楼的智耕园正式开园,作为禅城区首个“都市微农业进校园”的项目,智耕园结合现代农业种植知识和学校创新性课程,以重点关注学生的生命、生活、生长的“生态·智慧课堂”为引领,让学生走田埂、入菜园,锻炼劳动能力,提升劳动技能,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今年9月,智城学校教学楼六楼的智耕园正式开园。

今年9月,智城学校教学楼六楼的智耕园正式开园。

每个班级都能分到一块面积为1.2米×2.4米的“责任田”。

每个班级都能分到一块面积为1.2米×2.4米的“责任田”。

屋顶的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每个班级都能分到一块面积为1.2米×2.4米的“责任田”,由班主任制定时间表,合理分配任务量,安排“种植组”“除草组”等按时完成各自任务。除了照管自己班里的菜地,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别的班种的植物、交流种植方法、交换观察日志,学习相关知识。

“一开始他们只能认得出茄子、番茄,还把水稻说成小麦,可以说是五谷不分,但现在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小农夫了!”503班的陈老师笑着说。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习关于百香果的知识。

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习关于百香果的知识。

观察记录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观察记录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屋顶种植的难点在于高温。”李护彬表示,夏天楼顶的温度最高甚至能达到70摄氏度以上。为了解决屋顶种植的难点,禅城区供销联社引入“智能化技术”,包括可伸缩的棚顶,在夏季正午时分可以收拢遮盖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除此以外,园内还设置了智能喷淋系统,并借助互联网信息科技等先进技术,安装超声波驱鸟系统、微型气象站等先进设备,打造智能化现代菜园。

园中的智能化设备。

园中的智能化设备。

自9月开园以来,在禅城区供销联社的指导下,根据时节的不同,园内种植了包括水稻、萝卜、西红柿、辣椒、积雪草、鱼腥草等七八十种农作物和中草药,并设置了各种科普知识简介。

收成之后,学校统一安排采摘并举行义卖活动,邀请老师、家长们都来参与其中,“一茄难求”“重金求椒”的场景频频出现。“自己种的蔬菜特别好吃,在学校里种菜特别好玩!”五年级学生吴长轩说。

收获季,学校统一安排采摘环节,让孩子们感受丰收的喜悦。(受访者供图)

收获季,学校统一安排采摘环节,让孩子们感受丰收的喜悦。(受访者供图)

收成之后的义卖活动受到老师家长的欢迎。(受访者供图)

收成之后的义卖活动受到老师家长的欢迎。(受访者供图)

“都市微农业”正在禅城区多点开花。除了智城学校,张槎中心小学也建成集生产、培训、观光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天台菜园。“2024年,我们将推动更多的‘天台菜园’进入校园,为开展农业科普、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提供便利条件。”李护彬表示。

 

【记者】林伊晴

【来源】南方农村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