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奔走忙,深汕特别合作区步入“春耕进行时”
惊蛰已过,春分临近,田间全国各地进入到春耕时节。奔走别合步入民间有“春分至,忙深万物生”的汕特说法,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亦是作区如此。近日记者在赤石镇大安村、春耕鹅埠镇水美村等地看到,进行农人们在田间来回奔走,田间旋耕机轰鸣声持续不断,正联袂主演一场“人勤春早争农时”的大戏。
鹅埠镇水美村杂交水稻试验基地。
过去一年,对于深汕水稻产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实现“双超”,土地流转及撂荒地复耕实现两个“1万亩”。AG超玩会入口在深汕特别合作区2024年工作会议上,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明确指出,要加快杂交水稻等种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
深汕特别合作区2024年工作会议。
开春即冲刺,深汕特别合作区牢牢抓住春耕“黄金期”,为完成全年的稳粮保供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荒复垦:高校专家为农授课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在赤石镇大安村的天子山公园附近,有180亩土地现已基本完成杂草清除、地块平整等工作,未来这里将呈现出一片金黄色的“稻海”。
据了解,该区域原本是撂荒地。去年年底,广东优稀农业有限公司(下称“优稀农业”)以价格逐年递增的标准将其承包,并进行一系列的开荒作业。记者在现场看到,水肥一体化、排水沟渠等基础设施正提速建设中,总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
优稀农业商务总监吴支泽表示,受限于荒地性质,目前这180亩土地需通过种植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等来提升土壤肥力。而后,将进行大面积的水稻种植。“相较于传统散户模式,规模化种植便于日常植保,保证既定产量的实现。同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农户增收。”
180亩土地正种植包菜等养地作物。
亮堂的教室、整齐的课桌,农民朋友边聆听边认真做笔记。在天子山公园一处会议室内,来自深圳大学的张亚光博士正在主讲课程《营养平衡与植物保护》,为当地村民带来专业、前沿的农作物耕种技术。
春耕顺利开展离不开科学化作业。“我们定期邀请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农业专家前来授课,特别是春耕时间点,技术普及很迫切也很有必要。”吴支泽说,农业小课堂受到周边大安村等地村民的广泛好评,每期参与人数可达几十至上百人。
农技小课堂。
粮食安全是农业生产的重心,春耕则是保证全年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头的关键。开发撂荒地、普及新技术,深汕从备耕实际出发,为即将开展的春耕作业做足了功课。据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与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春耕任务预计将会在去年基础上有所增加,为粮食安全战略继续贡献“深汕担当”。
科学耕作:保证水稻质优量足
水稻耕作是个精细活,对各项作业的时间节点有一定要求。邱锦元来自赤石镇上田心村,是当地公认的“种植好手”。他向记者介绍,根据今年天气情况,深汕春耕将在3月中下旬逐步展开,包括育秧、打田、灌水、插秧等环节。
“备耕环节极为重要。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打田、翻整,力求土壤足够疏松、透气。其次,要保证适量的灌水,水土条件满足后便可以插秧了。”邱锦元说,同时开展的育秧工作也十分关键,温度及水分关乎着秧苗品质。
旋耕机在进行土地翻整作业。
要想秧苗长得好,及时植保少不了。一般而言,在插秧工作顺利完成后,第五天至第七天可施加除草剂,半个月进行第一次施肥,两个月进行第二次施肥等。参照实际情况,再进行及时的植保跟进。
除了社会化春耕,新一季杂交水稻试验同样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中。2022年9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下称“广东分中心”)落户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水美村、新园村、民新村作为科研试验基地,开展新品种育种试种、优质品种示范种植、耐盐碱水稻示范种植等工作。
即将进行育苗的杂交水稻菁两优326。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水美村高产稻的单季平均亩产达1200斤,创下当地最高纪录。对于新年计划,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国强也进行了分享:“今年在水美村、民新村两地推行560亩的早稻试验,包括爽两优138及菁两优326等优质品种。”大约在20天后,第一批秧苗便可以顺利下地。
受3月初两波弱冷空气的影响,广东分中心春耕试验比去年推迟了一周左右。即便如此,周国强依然充满信心。“杂交水稻试验会随着气候、环境变化进行调整,预期的培育培优目标不会有太大偏差。”
即将投入使用的机插秧大棚,未来可实现智能化育秧。
科技赋能:农机助力高效春耕
鲘门镇民新村的一处稻田内,经由插秧机高速运转,一株株翠绿色秧苗被整齐地移栽至田地间。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机械化已成为春耕关键词之一,极大地提升了耕种的效率。
每至水稻耕种季,便是优稀农业农资板块的“忙碌季”。吴支泽介绍,今年公司成立了社会化服务中心,目的是进一步升级机械化水平及运营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化的“植保+农机”一站式解决方案。整个深汕地区,优稀农业在植保领域占据了至少50%的市场份额。
插秧机正在作业。
“打开‘优稀农服’小程序,用户可以掌上完成农机服务的预约。”经吴支泽演示,记者在界面上看到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旋耕机等多种器械,品类相当齐全。通过农机需求填写,则能够进一步完善服务位置、服务内容、作物类型、使用时间等信息。
利用小程序上架服务,实则反映了深汕种植业具有庞大的农资需求。据悉,在去年8月的晚稻耕种期,优稀农业两个月时间内签下了300多份服务订单。待“优稀农服”完成测试并正式上线后,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
“优稀农服”小程序界面。
杂交水稻试验细节多、要求高,同样离不开农机的高效赋能。在水美村杂交水稻试验基地,将近一公里的机耕道即将完工,建成后将有助于机械化作业的快速展开。周国强表示,无人机飞防、土壤养分检测仪等专业设备运用后,让试验稳定性有了更好地保证。
粮食增产,科技先行。在深汕的万亩稻田间,机械化生产场景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备耕期利用旋耕机松土除草,生长期利用无人机飞防施肥,成熟期利用收割机采摘麦穗,各类农机的广泛运用,为全区水稻产业发展增加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无人机在进行植保飞防。
【记者】陈相成
【统筹】高永彬 黄帼蓉
【来源】南方农村报
- ·政协大会将举办3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 ·帮扶力量在行动!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帮扶组团单位捐赠防疫物资
- ·冷空气+台风,梅州未来几天会又冷又湿吗?
- ·帮扶力量在行动!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帮扶组团单位捐赠防疫物资
- ·结合地域特色开展!“5·19中国旅游日”活动这样部署→
- ·了不起!梅州这位热心市民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10岁男孩!
- ·9月梅州CPI出炉!鸡蛋价格环比上涨6.1%
- ·刘曜乐男甲+74kg荣获冠军!梅州跆拳道队省运会再添一金
- ·客家特产“卖患上俏”!假期倒计时,你带了哪些“等路”?
- ·全市首单商业性古树名木保护救治保险落地
- ·嘉元科技完成定增募资34.07亿元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9月空气质量“梅指数”发布!平远第一!
- ·“我必需照料好他们”——记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盗榜”广东省候选人张海霞
- ·注意!广州市近期来(返)梅人员请速报备
- ·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市交警部门在梅城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出行引导活动
- ·狠抓发展在行动丨预计年营收15亿元!广东富远公司中钇富铕稀土矿分离生产线投产
- ·已经清静转移公共67035人!市三防指挥部正起劲搜查失联职员
- ·梅州印发养老机构备案管理工作指引!涉及建筑、居室设置、场所设置等条件
- ·10月29日起,东山大桥门楼段双向主车道封闭施工!车辆辅道通行
- ·“刮刮乐” 越刮越快乐!梅州今起开展“唐潮”即开票赠票促销活动
- ·适才,梅州停止防风IV级应急照应!今日白昼仍有雷雨或者大雨
- ·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名单出炉!梅州3家企业入选
- ·非凡十年看梅州丨广发银行梅州分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与深度,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 ·梅州再添4项省教研基地!名单公示中…
- ·20名选手6支团队进入决赛!梅州市第一届政务效率本领大赛预赛停止
- ·梅州市“1023”疫情新增感染者9例
- ·巡堤、测流、侦探、照明…2024梅州“融湾杯”行业无人机运用本领大赛无人机功能比测举行
- ·嘉应制药第一大股东所持全部股份将被法拍
- ·他们一袭橙衣披日月,一把扫帚扫春秋→
- ·梅州市民政部门持续擦亮“护童成长”工作品牌,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筑造“爱的港湾”!
- ·汕梅一家亲!旅汕客属乡亲为梅州灾区捐钱14.6万元
- ·非凡十年看梅州丨广东通美食品有限公司:深耕蜜柚精深加工 以匠心致敬初心
- ·好样的!407名青年志愿服务梅州乡村振兴,培训圆满完成→
- ·梅州A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周盘点丨上周股价八涨一平!嘉应制药振幅最大交易最活跃
- ·美防长称中国干预巴拿马运河,我使馆驳斥
- ·“农行杯”乡村音乐原创歌曲创作大赛评选揭晓!梅州9件作品一个单位获奖